当前位置:首页 > 党的建设 > 文化园地

还是那股雄气!| 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
来源:恒彩官网官网首页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28日 编辑:恒彩官网官网首页

恒彩官网官网首页 www.hushmen.com

  70年前,他们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70年后,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已是耄耋之年的老兵们回忆起那段峥嵘岁月,仍然精神矍铄、充满劲头。

组建雷达第一营,连人带机器奔赴前线

  1951年冬,一支特殊的部队抵达朝鲜。

  此时,这支由南京雷达研究所(中国电科14所)技术人员及军队干部战士等组成的部队成立仅1年。

  这是我军第一个雷达营,正式番号“中国人民解放军雷达第101营”。

第一个雷达营部分人员合影

  14所作为当时我国唯一一个能提供雷达装备的研究所,在当时器材极度缺乏的条件下,千方百计修复出第一批雷达,共计10部,这也是我军第一个雷达营的全部装备。

  雷达营教导员刘子真在之后的回忆录中写到,入朝时正值四九寒冬,气温零下20℃。队员们手中的馒头冻得如石块,只得将馒头夹在腋下捂软了再吃。一口只能咬下一层皮,到嘴里就成了一些渣子。

  打地桩、竖天线、搭帐篷,一镐头刨下去,只一个白点,冰碴四溅,如刀割一般溅到脸上、嘴里。在运输工具不足的情况下,队员们用肩膀扛着雷达发射机等笨重部件,在阵地构筑工事,架好雷达,执行对空警戒任务。

抗美援朝中的雷达部队

  1951年1月21日,我雷达发现数批敌机在平壤以北沿铁路线活动,我歼击航空兵部队及时起飞迎敌,取得了第一次空战的胜利。29日,我引导雷达又保障首次击落美空军飞机的战斗。

  在抗美援朝作战中,14所共提供雷达129部,许多批雷达都是连人带机器一起奔赴朝鲜前线,成功保障人民志愿空军取得了击落敌机330架、击伤95架的骄人战绩。

通信装备,“几乎什么都没有”,靠拼

  入朝初期,志愿军总部机关只有9部短波电台,1个有线电话队。当时,敌方一个师就有电台1600部。相比之下,志愿军“几乎什么都没有”。

  中国电科14所离休干部、志愿军16军46师的电台报务主任杨洁在战场上使用的第一部通信工具是702步谈机。她之后才知道,这是同在中国电科工作的童志鹏院士研制的。

  顶着新中国几乎为零的电子工业基础和落后的生产条件,仅仅半年,童志鹏就成功研制出新中国第一代军用电台,从工厂直接送到战场。比起美式电台,它具有轻便省电、信号覆盖范围更广、更清晰等优势。童志鹏生前回忆,该型步谈机产量超过8000部,作用距离超过15千米,为保障志愿军战场通信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

电影《英雄儿女》中出现的702步谈机

  装备的落后匮乏和技术人员的缺乏并没有限制住志愿军里承担着信息联络任务的通信人。

  杨洁和其他4位女战士一起组成的电台,负责师部及各团的联系?!暗缦咧荒芾隼匆坏愕?,天线一长,美国的飞机就像苍蝇一样扑来?!辈慷釉诳拥蓝淘菪菹⑹?,24小时工作的通信兵位置都在坑道口。

  同样只能被称为“山顶洞人”的还有中国电科22所离休干部、志愿军收发讯台指导员王众文。他和战友们最大的奢望也只是在洞口看看蓝天。他们唯一的乐趣是看洞中的“霓虹灯”,那是电台上调试信号灯的红色闪烁,说明调试的频率正确、电台发射工作一切正常,这是他们入朝紧张而单调的战斗生活少许的放松和安慰。

  筑起空中探测防线,架起战场通信桥梁,志愿军的通信保障力量是边保障边提高,边战斗边发展。中国电科26所离休干部甘立清在志愿军警通连,他要和战友们一起架设高炮、雷达、探照灯等各种通讯设备,还要在敌方不分昼夜地频繁空袭轰炸中,和战友冒着猛烈的炮火修复被损坏的设备,为前后方信息不断连提供坚实保证。

决死献身,誓要夺回阵地

  中国电科54所离休干部庞立惠所在的志愿军9兵团26军是第一支进入上甘岭的部队。

  光秃秃的树上弹片痕迹累累,牺牲战士的遗物遍地都是,战地条件十分艰苦,吃的是像煤炭一样黑馒头,喝的是弹坑里的黑水,从未洗脸洗澡,虱子随手一摸就几只。因长期吃不到蔬菜,鼻子出血,眼睛出现夜盲症,只能用松树叶子煮汤喝。

  “当时恒彩官网官网首页和美国军队相比,差得很远,他们是武装到牙齿的。没有不怕死的精神,是打不赢的!”庞立惠话音哽咽。

  同样参加过上甘岭阻击战的还有中国电科55所离休干部徐友发。他在五三七点七二号阵地防守?!暗形揖嗬虢鲇?0-40米,我的班长、副班长都牺牲了。恒彩官网官网首页不能苟活,必须要夺回阵地?!痹谡獯握秸?,因作战勇敢、坑道作业有功,徐友发立了三等功。在之后的金城反击战中,他因抢运弹药、抢修工事表现突出,又立了一次三等功。

徐友发的部分奖章和勋章

  中国电科43所离休干部潘耀江,曾随志愿军67军入朝作战,先后经历了1951年秋季防御战役、1952年金城防御作战、1953年夏季反击等重大战役。潘耀江回忆道:敌人的武器真是先进,火力真猛??!炮弹当机关枪打,铺天盖地在阵地周围爆炸。

  而志愿军在战场上涌现出了大批决死献身的战士,“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泵白徘沽值暧赂页宸?,顶着狂轰滥炸坚守阵地,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粮草先行”,打仗就是打保障

  “我在朝鲜都是晚上给战士们发放物资,天快要亮的时候就开始用树枝和雪把道路给隐蔽起来,白天黑夜颠倒着来?!敝泄缈?4所离休干部、志愿军60军2兵战物资保管员陈俞忻在一次保障物资补给时,碰上了一群敌机,疯狂地向山洞口扫射,而洞口旁边就是一个隐蔽的汽车加油站。他和两位战友扛着马克沁重机枪、拿着脚架、背着弹药箱,跑到了山顶对敌人的飞机开了两枪,敌机迅速锁定了他们的位置,他和战友们立马从山上滚下去,就在这30秒钟的生死时速中,他们成功地引开了敌机,汽车加油站保住了,山洞保住了。

  中国电科27所离休干部、志愿军45军134师译电员陈守堂总说,与那些在前线与敌人厮杀的战友来说,他的工作太平凡、太普通了??墒?,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人,辗转师部、军部、平壤、金城,翻译电文千余份,为首长决策提供了准确信息,有力配合了停战谈判。

  中国电科20所离休干部、志愿军47师护士、助理军医刘德新有次在路上遭遇了美军飞机的轰炸,他们就在路两边躲了起来,用手里的步枪,把一架飞机给打了下来,受到了全军通报表扬。进入朝鲜内陆后,供给不足,每天只能喝一顿稀饭,他就想办法去找些土豆,烤熟了给伤病员补充营养?!爸驹妇虻侥睦?,恒彩官网官网首页就跟到哪里?!鼻谰壬嗽?、护送回国,刘德新在朝鲜整整工作了7年。

永续传承抗美援朝打出来的精气神

  从战场走下,这群最可爱的老兵们走向为国为民的新战场,不辱使命、开拓创新。

老同志们珍藏的抗美援朝老物件

  和平年代,童志鹏先后参与主导研发多种电子设备系统,从军用电台、航空电台、航空雷达到机载火控雷达,他的工作经历就是活脱脱的中国电子工业发展史。刘子真成为雷达研究所的军代表,见证了新中国雷达工业的发展和中国雷达兵部队的成长。潘耀江前往军校继续深造学习和服役,后响应党中央三线建设号召,前往河北、四川等地参加国防工业建设。王众文成为国家唯一的电波传播研究所的第一批建设者。庞立惠以我国第一代电子技术人才的赤子之心,在军事通信领域一直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徐友发投身中国半导体事业,参与保障各类重大工程任务,见证了半导体电子器件的进步发展。陈守堂不仅自己多年从事译电、机要工作,他的女儿在27所也从事了多年的机要工作,并继承了父亲的工作作风,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甘立清复员后在26所保卫科工作,直到退休。刘德新依然从事救死扶伤的老本行,兢兢业业地工作了30多年……2020年10月,中国电科共有400余名老战士老同志荣获“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贝永返较质?,从战斗到奋斗,致敬跨越70年的热血和荣光就是铭记和传承。

  新时代新长征是一场艰苦的长程奔跑,恒彩官网官网首页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考验——大到国之重器,小到一块芯片,没有硝烟的战斗无处不在。但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恒彩官网官网首页都要永续传承这种敢打必胜的精气神,始终锻造支撑强国强军事业的过硬本领,激发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民族智慧,坚决打赢新征程上的一个个“松骨峰”战斗、“上甘岭”战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力量保证与战略支撑。

铭记伟大胜利 捍卫和平正义

胸怀国之大者 牢记使命责任

致敬英雄“老兵”

打印 关闭